第九届珠江国际胃肠肿瘤学术会议在深圳光明隆重举行
12月6日至9日,第届第九届珠江国际胃肠肿瘤学术会议暨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暨中山一院-中山七院胃肠外科、珠江肿瘤上海中山医院-中山七院消化内科“三名工程”团队联席会议在深圳光明举行。国际光明AG超玩会大会以消化道肿瘤、胃肠内镜和双镜联合手术、学术加速康复外科、深圳精准医学、隆重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为主题,举行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专题研讨,第届为国内外同行打造充分切磋交流的珠江肿瘤平台。会议旨在促进胃肠肿瘤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国际光明AG超玩会交流,加强国际国内该领域的胃肠学术合作。
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深圳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牵头制定的隆重《中国胃肠道肿瘤双镜联合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5深圳)》在全国首次发布,填补行业空白!
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院院长成长学院“消化道肿瘤多镜联合专病中心建设实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正式挂牌,让先进诊疗模式普惠更多百姓!
基于中山七院何裕隆、张常华教授团队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肿瘤耐药机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司替戊醇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为肿瘤耐药患者带来曙光!
本届会议召开恰逢深圳光明启动“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将满半年,与会专家还对“探索消化肿瘤‘一站式’服务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山七院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本届会议群星荟萃,邀请到英国癌症研究中心Axel Behrens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杨义燕教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Rui L.Reis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仲义教授作为“国际院士论坛”演讲嘉宾,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王济平教授、日本国立癌中心东病院木下敬弘Takahiro Kinoshita教授等作为“国际名医论坛”演讲嘉宾,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詹文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赵青川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路川教授、兰州大学杨克虎教授、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Niranjan Awasthi教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Joaquim M. Oliveira教授、法国巴黎高师陈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晖教授等参与会议各分会场的学术讨论。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和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表示,中山七院建院以来就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深度融合,已经建成了“广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会上,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为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各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今年7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何裕隆、副院长张常华教授团队在肿瘤耐药机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找到了改善治疗效果的新途径。在开幕式现场,备受瞩目的司替戊醇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家分中心代表共同上台,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张常华介绍,此次多中心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山七院的临床研究项目将跨越地域界限,辐射全国,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攻克胃肠道肿瘤耐药的棘手难题。相信这一项目的深入实施,将极大地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为广大肿瘤耐药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与福祉。
《指南》发布会。
《中国胃肠道肿瘤双镜联合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5深圳)》是我国第一部双镜联合手术指南,填补了行业空白。中山七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杨东杰教授介绍,本指南首次对双镜联合手术在胃肠道肿瘤方面的临床证据进行了系统总结,围绕精准、微创和保功能治疗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详尽而切实可行的推荐说明。该指南也将于明年第一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正式发表。
大会现场还举办了“中国医院院长成长学院‘消化道肿瘤多镜联合专病中心建设实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揭牌仪式。专病中心建设探索,正成为医疗机构临床专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消化道肿瘤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多学科联合、双镜联合诊疗,已成为患者诊治的更合理模式。中山七院打破专科壁垒的中心化建设,实现了对患者的“一站式,一体化诊疗”;“双镜联合”充分发挥软硬镜各自优势,使胃肠道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全新阶段。此次,《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中国医院院长成长学院”联合中山七院,创建消化道肿瘤多镜联合专病中心建设实训基地,致力于将先进经验与成果推广到更多医疗机构。
珠江国际胃肠肿瘤学术会议起源于1992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举办的全国胃肠外科会议。首届会议由“中国胃王”王吉甫教授牵头发起,具有悠久的学术历史和国际化的办会品质。2016年,师从王吉甫教授的何裕隆教授接过恩师交待的“交接棒”,带领中山七院传承举办珠江国际胃肠肿瘤学术会议。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通讯员 陈泽淳 刘冉冉
- ·无人机引领德庆水稻飞向绿色可不断睁开未来
- ·今日重阳 愿天下父母安康!
- ·共学共研聚合力!梅州市区域教研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启动
- ·清晨一货车在长深高速着火,消防快速扑灭
- ·央行今天进行223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梅州市招商引资政策来了!速看!
- ·劳动创造幸福丨在扎实做事中获得幸福感!这是“90后”外卖配送员廖燕光的幸福经→
- ·喜迎二十大丨“智造”求效率,“智脑”向未来!广东盈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广东林业财富冲刺万亿大关,绿美生态建树引领高品质睁开
- ·梅州一人上榜!2022年“广东省十大杰出高素质精勤农民”名单公布
- ·梅州疾控提醒:跨省市出行人员来(返)梅后及时开展核酸“三天两检”
- ·清晨一货车在长深高速着火,消防快速扑灭
- ·我国新批准发布6项肿瘤基因检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 ·梅州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寄递渠道服务保障安全检查工作
- ·彬芳大道老小区住户停车难,市民反映引重视,相关部门回应:将商讨解决方案
- ·梅州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寄递渠道服务保障安全检查工作
- ·2009.3万人次!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
- ·国庆返程高峰来临,这份安全出行提示请收好!
- ·梅州市篮球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 ·以身作则传递好家风!这是第四届“梅州市文明家庭”罗书礼家庭
- ·茶饮成瓶装饮料紧张削减点,众企业押宝无糖赛道
- ·你关心的交通热点在这!10月11日梅州市交通运输局将做客《行风热线》
- ·筑牢“防疫墙”,过个“舒心节”!国庆假期,梅州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 ·国庆将至,梅河高速发布假期出行指引!如何避堵?速看→
- ·全国首个,徐闻启用!琼州海峡船只实现“家门口就医”
- ·“115”全新V30.1.0版本全线发布!播放体验更优秀,三大核心频道服务分类更清晰
- ·清明假期第一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85万人次
- ·你关心的交通热点在这!10月11日梅州市交通运输局将做客《行风热线》
- ·梅州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寄递渠道服务保障安全检查工作
- ·大巴车故障,33名乘客被困高速!还好他们来了...
- ·我国新批准发布6项肿瘤基因检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 ·注意!梅州疾控提醒:跨省市出行人员来(返)梅后及时开展核酸“三天两检”
- ·项目路演、主题分享、讨论交流...今日,梅州举办乡村振兴客都沙龙活动
- ·喜迎二十大丨“智造”求效率,“智脑”向未来!广东盈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最低10℃!下周,广东:较强冷空气+强对流天气→
- ·嘉元科技与南开大学达成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集流体研发及应用的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