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夜经济,城市不打烊!“夜梅州”原来这么醉人!
“听说金山圩日好热闹,夜梅州走,点亮打烊今晚一起去逛逛!夜经原醉九游”“晚上有空么?一起去健身俱乐部锻炼吧?”“周末一大家人上铜鼓峰露营、济城吃烧烤、夜梅州看日出。点亮打烊”细心的夜经原醉你可能会发现,近年来,济城我市各类新“夜”态不断涌现,夜梅州夜购、点亮打烊夜食、夜经原醉夜游、济城九游夜健、夜梅州夜骑、点亮打烊夜娱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逐渐形成。夜经原醉夜晚“不打烊”,正在慢慢点燃客都梅州的“夜经济”。
夜食夜娱有新选择
金山赴圩节,市民在逛夜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梅城江北老城的中山路、油罗街等地已经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经过升级改造的嘉应老街干净整洁、韵味十足,加上近期举行的金山圩日系列活动,让江北这座老城焕发了新活力。很多市民或约上三五好友、或举家出动,赏夜景、品美食、忆童年……
游客乘坐观光游船夜游梅江。
在一江之隔的江南片区,高楼林立,商圈众多。六点下班后,梅城白领巫先生就和三位同事驱车前往公司附近的商业综合体,听说那里最近新开了一家知名的火锅连锁店,想着去尝鲜,没想到去到后被服务员告知,“不好意思,需要等位,前面还有18位食客等候。”
夜读夜健成新风尚
梅城夜晚的书店人气渐旺,“夜”读人群正在不断壮大。
“白天都在上班比较忙,利用晚上时间多读点书,长点知识,提升一下自己。”在江南新华书店,从事会计职业的陈女士正在阅读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在她看来,夜晚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抱有和陈女士一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梅城夜晚的书店人气渐旺,“夜”读人群正在不断壮大。
市民利用晚上时间到健身房健身锻炼。
与此同时,夜晚健身也成了许多市民夜生活的优选项。在中美健身梅州万达广场店,健身教练们正在认真为学员们上课。“开业以来,会员人数增长较快,大家都希望通过健身换来一个健康的体魄。健美操、动感单车项目都具有很高的人气,有时需要提前预约才能保障优质的服务。”该店店长张天义介绍。
户外运动渐成“香饽饽”
重阳节,广东铜鼓峰露营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消费。
金秋时节,粤东第一峰铜鼓峰山峦重叠、风景迷人。26岁的徒步爱好者王新辉邀上十几位徒友又向这座“粤东屋脊”出发了。“爬第三次了。喜欢不停挑战自我,当登顶看到云海日出的那一刻,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王新辉介绍,周末时光到野外徒步、露营、烧烤、看日出成了他们一帮年轻人的新追求。日渐火热的户外活动也孕育了新商机。“重阳那天搞了露营节活动,人气很旺,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消费,营收也很可观。”广东铜鼓峰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桂昌告诉记者。
一群轮滑“学生”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练习。
视线再转回梅州城区,夜色里的院士广场光影流动,一群轮滑“学生”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练习。郑先生5岁的儿子郑为豪就是其中之一。“小孩有兴趣就报名了,每周二、周四晚上8点过来练习一个小时左右,已经练了2个月了,看他现在滑得有模有样挺开心的,也算是掌握了一门技巧。”郑先生笑道。
文字:本报记者 黄科
图片:摄影记者 钟小丰
编辑:丘琼
- ·仅需3步,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 ·周知!春运期间,梅州机场新增/加密长沙、广州航线航班
- ·梅州首场大型民族器乐新年音乐会,1月25日邀您共赏!
- ·事关寒假校外培训!梅州市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
- ·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 ·梅州客家筝艺术团获评“广东汉乐传承发展先进单位”
- ·@梅州市民,就在本周六!2024年首场“惠民公积金 服务暖人心”活动来啦
- ·魅力梅州丨@梅州人,就是这个年味!
- ·狮子洋大桥索塔突破100米
- ·发现155项隐患问题!省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现场考核巡查组第八组来梅开展考核巡查
- ·情系桑梓,冬日送暖!李有权捐赠近百万元款物慰问家乡困难家庭
- ·降温+降雨!梅州北部山区将有冻雨或雨夹雪
-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 ·交警部门严查交通违法“不降温”
- ·外贸逆势上扬,融湾入海提速!梅州综保区2023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5%
- ·梅州客家筝艺术团获评“广东汉乐传承发展先进单位”
- ·中国岳麓蓝天救援队在缅甸地震灾区成功救出1名幸存者
- ·外贸逆势上扬,融湾入海提速!梅州综保区2023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5%
- ·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省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今日走进梅州
- ·我市2个单位名列其中!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单位名单公布
- ·2025年3月广州共2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广交易成交
- ·蔬菜、水果、猪肉都降价了!2023年12月梅州CPI环比下跌0.1%
- ·违章用水,举报有奖!梅州粤海水务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城市供水监督
- ·我市2个单位名列其中!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单位名单公布
- ·2025年3月广州共2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广交易成交
- ·梅州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绿化,要做好这“十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