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水稻育种团队的日常:下地当农人 上田做研究
“一个优良的新视水稻品种是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界丨究。”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农艺师吴亚辉说。水稻上田j9水稻的育种抗性、米质、团队产量等由其品种决定,日地当直接影响我市粮食丰收与否。常下记者走进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农人通过跟踪水稻育种团队的做研日常了解水稻育种的过程。
培育一个水稻品种要一代代杂交、新视一代代筛选,界丨究播种未必能收获新品种。水稻上田水稻育种组的育种成员们在漫长枯燥的过程中,一年年的团队坚持着。
7月上旬,日地当城市中央的j9水稻试验田一片金黄,水稻育种组的成员在市农林科学院的稻香中俯身选种取穗。
水稻育种组的成员在市农林科学院的水稻试验田里忙着选种取穗,并逐一登记相关数据。
日前,在市农林科学院的水稻试验田里,育种专家们正忙着选种取穗。有着20多年选育经验的叶菊华低头仔细观察,选择品相较好的一株水稻,单手握住摇一摇,对于该不该取穗、取哪一枝稻穗,心里就有了数。“农民种的水稻成熟了,一割就行,而我们要仔细查看每一株水稻,选出同一个品系中表现最好的一株,还要跟时间赛跑。”据叶菊华介绍,该院本部的水稻试验田有4亩,仅早稻就种有1000多个不同品系、不同世代的水稻品种。
7月中旬,粮油研究所集体下田,各有分工,在烈日下奋战3个多小时,赶在日落前将3000个品系的稻种播下并作好标识。
下田工作经常持续3、4个小时,粮油研究所准备了凉茶给大家补水解暑。
下地能当农人,上田能做研究。“有些水稻,在田里看着是好的,但是有没有优良或不利基因,需要依靠仪器进一步研究。”吴亚辉说。2020年4月,梅州市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平台完成建设,今后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稻米品质分析等工作。
粮油研究所的水稻育种组仅有4人:农艺师吴亚辉、苏彬峰,高级农艺师叶菊华、郭樱花。他们都有一个肉眼可见的特点:皮肤黝黑、衣着朴素。“每年5月到8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调查、做杂交、抢收晾晒、整理种子、播种插秧一样都少不了,日晒雨淋,能不黑嘛!”吴亚辉笑道,“80后”的他是组里年纪最小的,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专业,也是2016年市农林科学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苏彬峰也是2016年引进的硕士,除了育种工作还兼顾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播种半个月后工作人员开始起秧、插秧,同样必须纯人工作业,而且严格保证株距。
随着试验田种植品系的增长,研究的数据量大幅增加,吴亚辉所在团队开发了水稻育种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以提高效率。
吴亚辉在新建设的市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熟悉各类仪器,该实验室今后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稻米品质分析等实验。
市农林科学院建院(所)以来选育出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客乡一号”。
选育一个水稻新品种需要多长时间?“新品种选育从做杂交到通过区域试验,需要做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运气好的话,往往要经过6至10年的筛选和试验;运气不好,多年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吴亚辉告诉记者,“拿我们院里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客乡一号’来说,它是2009年用黄莉占作为母本、与父本Q优6号杂交,后代经过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籼稻品种,201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客乡一号”的选育打破了我市水稻品种选育的空白,为我市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水稻育种,种质资源是关键。“种质资源丰富,才有更多优良的父母本可以选择,从而提高水稻选育成功的概率。”吴亚辉说。据估计,至少要选择100个父本和100个母本,开展200对杂交,才可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2017年,育种团队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2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除去种子陈旧未发芽的,进行扩繁、鉴定、分类,保存在-10℃冰箱,构建了保存1500余份的中长期(5-10年)水稻种质资源库。
每到稻谷成熟时,各种鸟儿就成群地寻着香味飞了过来。
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还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从种子发芽、插秧、抽穗,我们要记录每一种水稻的生长特征特性,收集大量的田间和实验数据。”据吴亚辉介绍,该团队收集了3万多个水稻品种的50多万条数据信息,创建了水稻育种信息数据管理系统V1.0版本,并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目前,该团队正在进行该系统V2.0版本的开发和专利的申请。“水稻选育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作,百分之八九十的试验都是失败的,但总有那么一点希望,选育出良种。”
文:本报记者 李艳良
图/视频:本报首席记者 连志城
编辑:李子莹
-
深切缅怀!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更新为1470人今日春分丨在这充满希望的春日里,愿你春风和煦,不负归期!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梅州公司股价五跌四涨 梅雁吉祥涨幅最大交易最活跃张张都是大片!一起欣赏梅州市女美协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美术作品展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发生4.9级地震 多地震感明显今天的报纸居然会动!快打开掌上梅州,一起来玩重磅!粤东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获3亿元建设资金张张都是大片!一起欣赏梅州市女美协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美术作品展广东省农科院环艺所专家退出肇庆市村落子科技特派员助力“百万万工程”专题调研行动漫步花海、定点投篮...梅州日报“庆三八 话幸福”活动展现“她”风采
- ·广州黄埔南岗河亮相“2024年侥幸河湖优异案例宣介”行动
- ·多地有大雨,气温最多降4℃!明后两日梅州春雨连连哦
- ·有种“奔夏”的节奏!梅州还有冷空气救场吗?未来几天...
- ·发扬“三牛”精神丨刘绍聪:敢创新才能逆境突围
- ·驻蕉岭长潭镇使命队增长白马、新泉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结对于睁开党建共建行动
-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店“Tony老师”为你解决“头”等大事
- ·2021年春运收官!梅州发送旅客72.33万人次
- ·我市印发《梅州柚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3个“一百”目标
- ·若何控花防病害? 陈皮师兄梁伟钊两个小妙招,带你管好新会柑。
- ·全国两会·梅州声音丨彭唱英:加快铁路建设,解决用水难题
- ·油价迎首次“八连涨!@梅州车主,加满一箱油多花...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已生效, “大埔蜜柚”提质扩销再迎良机!
- ·以AI效率荔枝财富,广东天气部份推出“荔荔小智”
- ·昨晚,交警蜀黍让你吹气了吗?帮你的爱车拍照了吗?梅州又有“大行动”!
- ·关爱“耳”健康!3月3日全国爱耳日,梅州开展了这个宣教活动
- ·酒香弥漫!梅州这些企业家、产品获酒业“粤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