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转屋夸食“清明粄”啦~
掌上梅州讯艾草飘香,清明粄清明将至。清明将至客家人,转屋AG超玩会有独属于自己的夸食清明特色小吃——清明粄(艾粄),“清明前后吃艾粄,清明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清明将至俗语,更是转屋赋予其一份健康平安的美好寓意。
近日,夸食记者在梅城的清明粄大街小巷看到,软糯清香的清明将至清明粄被商家、超市摆在显眼位置,转屋市民纷纷买上一些应节。夸食“我们是清明粄AG超玩会前一天晚上做好粄,第二天一大早上蒸笼。清明将至一出锅,转屋便也到了市民买早餐的时间了。”位于梅兴路的客家蒸包店主谢道林告诉记者,一般在清明节前十天开始,买清明粄的顾客就多起来了,一天300个差不多,有时候还不够卖。到了清明节,得翻倍到600个甚至1000个。“我们这店开20多年了,老顾主比较多,好些在外工作生活的客人在回程前会来打包,有当点心路上吃的,有拿回去当‘等路(礼物)’送人的。”谢道林说。
清明粄在客家地区历史悠久,主要由艾叶、白头翁、苎叶、鸡屎藤等青草加上糯米粉、粘米粉制成,客家人一直有吃清明粄祛湿、健脾胃的习惯。客家传统的清明粄无馅料,但近几年,另一种艾叶小吃——青团创意层出不穷,凭借肉松、莲蓉、豆沙等众多口味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有些年轻人还会选择在清明时节自制青团。“在传统节日,自己动手做上一份特色小吃,一是应景,二是当心意送给朋友。”市民钟女士已经买好了材料,计划在清明节前一天自制青团,向朋友送上一份“健康平安”。
文/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李子莹
审核:张贝婕
- ·仔猪市场封锁“机缘之门”,凭AI年利润涨200%,牧原、温氏、京基智农等相助白热化
- ·截至7月20日16时10分 深中通道车流量破200万车次
- ·广州番禺造!“鑫环1号”陆地牧场养殖平台顺遂上水
- ·给力!华农耕地保育团队自动退出梅州特大暴雨损毁农田灾后修复使命
- ·专家支招助“荔”,茂南举行荔枝财富技术培训班
- ·燃爆了!连州水晶梨之夜为“梨”纵容打call
- ·为荣誉而战 夺最高荣誉
- ·跻身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前列
- ·嘉元科技估量一季度净利润2200万元
- ·机收减损交锋,清远加大步骤“向机械要粮”
- ·天然气优惠入户登记 西城片区率先完成
- ·台风“格美”将为粤东带来暴雨大风 省预警中心发布提醒
- ·佛山优异打造地域品牌,增长天下渔业绿色循环睁开试点建树
- ·广州番禺造!“鑫环1号”陆地牧场养殖平台顺遂上水
- ·广州番禺造!“鑫环1号”陆地牧场养殖平台顺遂上水
- ·市疾控中间睁开汛后防疫消杀使命 提防内涝后虫媒生物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