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可以戴多久?怎样掏耳朵是正确的?警惕听力下降,医生这样提醒!
3月3日是耳机耳朵全国爱耳日,耳朵是可戴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据统计,多久九游我国听力障碍人群已超过2亿,样掏其中约7000万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者,正确60岁以上听障群体达1.13亿。惕听提醒听力下降并非老年人的力下“专利”,年轻群体因不良用耳习惯,降医也面临听力受损的生样风险。如何科学认识听力下降等耳科棘手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耳鼻喉科周晓庆医师向记者介绍了日常预防方式与应对措施。耳机耳朵
听力下降的可戴“无声危机”
听力是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但许多人对听力损伤的多久早期信号并不敏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听不清他人说话,样掏频繁要求重复;
接电话时需调高音量;
在嘈杂环境中(如餐厅)辨音困难;
耳内持续出现蝉鸣、正确嗡嗡等耳鸣声。惕听提醒九游
若忽视这些信号,可能导致语言能力退化、社交孤立,甚至增加认知障碍风险(如阿尔茨海默病)。
听力下降的五大常见原因
1. 噪音损伤
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环境(如工地、KTV)或长时间使用耳机(音量超60%、时长超1小时),会损伤内耳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2. 耳部疾病
中耳炎、耳硬化症、耳道栓塞(如耵聍堵塞)等疾病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
3. 药物毒性
部分抗生素(如链霉素)、化疗药物可能损害耳蜗或听神经。
4. 衰老退化
60岁以上人群中,约1/3存在老年性耳聋,源于听觉系统自然退化。
5. 突发性耳聋
压力大、熬夜、病毒感染等可能诱发单耳或双耳突然听力下降,需72小时内紧急就医。
预防先行!科学护耳
1. 远离噪音伤害
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时长不超过60分钟。
在嘈杂环境中佩戴降噪耳塞或头戴式耳机,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2. 正确清洁耳道
避免用棉签、发卡等硬物掏耳,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耳垢具有自洁功能,若出现栓塞,应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
3. 警惕耳毒性药物
服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咨询医生。
4. 定期检查听力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筛查;
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音乐从业者)需缩短检查间隔。
听力下降后如何应对?
1. 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传导性耳聋(如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
感音神经性耳聋需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重建听力。
2. 科学验配助听器
助听器需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进行个性化调试,盲目网购可能加重损伤;
佩戴后需定期复查,适应环境声音。
3. 人工耳蜗植入
适用于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过电极刺激听神经传递信号;
儿童越早植入,越有利于语言功能发育。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黄小殷
通讯员 安俊停 李龙浩
- ·古树挂牌行动深圳首发!百年古树有了认捐“身份证”
- ·今日开工!32亿推进闽粤电力互联互通互补!2022年建成投运
- ·梅州天然气管网“梅州
- ·打卡乡村网红景点、品尝农家美食…你在梅州找到“诗和远方”了吗?
- ·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6.5%
- ·自救互救能力get~梅州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院前急救科普宣传活动
- ·从不辜负你的胃!梅州客家菜,走出围龙香飘四海
- ·龙凤胎宝宝来梅州消防过生日,许下了两个暖心的愿望~
- ·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 ·熟悉的客家话,梅州的好声音!首届原创歌曲大赛决赛来了!
- ·梅城嘉应大桥江南端下穿通道5月7日起封闭施工一周!请绕行
- ·理论+实践!这场居家助残护理培训班干货满满~
- ·2025清明节单日票房1.54亿元
- ·刚刚,梅州市心衰中心联盟成立!
- ·如何避开五一出行高峰?天汕高速这份实用出行指南送给您...
- ·劳动者风采丨让群众在事故处理中感受公平正义!他,是梅州交警李思敏
- ·整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有关部门处置账号7.6万个
- ·34件家庭作品脱颖而出!这场摄影摄像大赛完美收官~(附获奖名单)
- ·优秀“白衣天使”在你身边!他们是,广东省优秀护士和优秀护理集体~
- ·梅州这4款茶,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名单!买手信不愁啦~
- ·1—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107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
- ·整改问题隐患105个!梅州开展节前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工作
- ·高速免费不免服务!梅州高速交通人的“五一”劳动节是这样过的...
- ·“小课堂”+“大社会”,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 ·胡明轩命中关键三分!CBA季后赛广东102
- ·梁学铭、崔巍上下半场各进一球,2:1“猎豹”梅州客家首胜!